近现代书画收藏漫谈

以下是对中国近现代名家字画的收藏和鉴定的一点粗浅认识和想法,说出来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近现代字画收藏的市场优势

    许多人经常表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现代名家字画比起古代字画以及当代的绘画作品在艺术市场上都来得贵?像傅抱石、齐白石的画已经有上千万的天价,普通作品也要动辄数十上百万元,还有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价位大大超过明清字画名家的价位,这种现象难道是合理的吗? 这个现象看上去似乎不合理,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特别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西方工业革命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带来科技生产力方面的大解放,然后是人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方面的大飞跃。艺术历来是社会变革和人类精神状态的曲折反映,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绘画以及后来的其他绘画流派的出现和兴盛,实际就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产物,使得艺术发展,姿彩纷呈。因此,西洋油画中价格最高的是梵高,塞尚以及毕加索等人的作品,这种现实并非是人为的。
    中国近代100年来的历史变革无疑是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清政府的灭亡、北洋军阀混战、国民政府成立、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件,真是一段饱经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苦难历史,在广大民众心中留下许多的深刻记忆。同时,欧风美雨纷至沓来,西方文化科技方面的强势入侵一样让爱国民众刻骨铭心。因此,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其变化之多,流派之众,影响之深,直接超越了中国上千年来的美术史发展,在世界美术史上绘写了壮丽辉煌的一页。
    “笔墨当随时代”,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够彻底逃避现实,钻入象牙之塔。反过来讲,100年来涌现的艺术大师,没有一个不是以他们的智慧灵光,仰观宇宙,通过内心的精神洗礼,抒写出我们这一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共鸣。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潘天寿、傅抱石、黄秋园、李可染、陆俨少、黄胄、吴冠中等人的作品之所以能获得高迈无比的艺术成就,除了有着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之外,一个个都是经历社会大风大浪,对社会现实投注非凡热情、非凡关怀的志士仁人。

    任伯年受过西洋绘画的熏陶,善于用另一种视角挥写活泼多彩的花鸟世界,展示自然万物的生香活态;吴昌硕则从古典书法金石中追索传统文明的深层底蕴,并在花卉紫藤中宣表达了他的思古情绪;黄宾虹以最深沉的决心和爱意,将中国传统山水进行彻底变革,其雄浑博大的气势直接北宋范宽等人的山水画风轨,其实他的作品也受到西洋油画的许多启示;齐白石更以最简洁的笔墨和造型不但使中国绘画传达了大众心灵中最最本质的审美特质,同时也最大程度上探索了中国水墨发展的现代可能性,其贡献不亚于有“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更是中国的马蒂斯;傅抱石以其地负海涵的艺术才情,泼漓水墨,使中国山水人物画达到“元气淋漓,真宰上诉”(徐悲鸿)的崭新境界;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人通晓中西绘画技法,矢志寻求中西融合的美术新途,并各自作出了杰出无比的贡献,三位又是非常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其沾溉后贤,流风遗韵,于今不绝。
    其次,中国近现代书画在民间留存尚拥有一定的数量,不像古代字画经过多年聚散离合,诸名家剧迹今天已经基本上尘埃落定,多数留存于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民间收藏寥若晨星,难以形成气候。我始终抱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大师、有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精品,今天的李可染作品一点不比唐宋名家的作品差,至少是各有千秋,收藏领域那种所谓“今不如古”的说法,实际是非常不足取的,而且简直是固步自封啊。
    第三,中国近现代字画接近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容易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古代字画由于离我们的时代较远,而且元代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形成统治地位,造成明清两代比较程式化讲究笔墨情趣,抒发文人雕虫小技,显得有点本末倒置,有点钻进牛角尖中,脱离了时代和大众审美情趣。再者,一流大师的东西多在各大博物馆中,即使民间间或出现往往是天价,二流的东西中的绝大多数东西很难引起今天的人们共鸣,毕竟离开我们的时代太远了。
    第四,近现代字画的真假鉴定相对于古画而言比较容易。这一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近现代字画的鉴定难度相对比古画容易,人证、物证,可资参考的材料也相对比较多,不象古画历代仿作的情况相当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上当。
    最后,中国现代字画经过市场考验已经至少有2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一个非常成熟的收藏群体和圈子,在拍卖行、画廊、收藏家、经纪人这一艺术市场链中形成一个非常完备的流通渠道。市场一定流通量的存在,便于新旧藏家之间的吞吐接纳,大家手中有相同的东西,共同都有维护市场价位的责任和动力。古画收藏家就比较缺乏这方面的优势,当然,古代书画收藏也有它固有的特色存在,我这里的比较,没有丝毫贬低古代书画收藏的意思,古书画收藏的某种意义上是更讲究品味和学术的艺术收藏。
    基于上面几条理由,我觉得收藏中国近现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是比较容易入手的一个收藏门类。
艺术品收藏入门注意要点
    企业的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是现代企业整体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许多大型企业集团都有不同程度的艺术品收藏或投资规划。企业收藏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首先是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其次是免费的或者说是无形广告,第三则是一种企业投资的手段。
    但上述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企业收藏前提之下。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初次涉足艺术品收藏,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收藏者需要分清收藏对象的真假、好坏。我始终认为,真正的艺术品收藏只有规模数量上的大小多寡,没有收藏质量上的参差不齐。也就是说,不能从低级的作品开始收藏,东西少一点、小一点都不要紧,最怕的就是收藏的东西不入流。比如中国画先从三流画家或者简直就是不入流的无名画家开始,或者油画收藏从粗劣无比的行画或者临摹画开始收藏,这些实际都谈不上真正的收藏,而且往往因此会看坏自己的眼睛。艺术收藏一开始就应当抱有作品“真、精、新”的目标,心目中对一流的东西有所认识和了解,即使暂时没有实力无法罗致,但也能因此对自己的收藏对象有合理的评估,这样收藏的“分寸感”就强了,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什么是普通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避免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混淆错位的现象。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南方某收藏“大家”,号称拥有几十上百张傅抱石的画,结果专家鉴定下来,可能只有一张是真的,这种收藏最后只能以悲剧结尾。实际上,艺术品的精粗之别非常有讲究,长期以来,假画庸作充斥市场,稍不留神,即入魔道,到头来大把钱出去换来的只是一堆废纸。这样的悲剧和笑话,过去有,今天也在发生,明天也会出现,但我真心希望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少,初入门者尤其应当引以为戒。
    其次,收藏家心中应当对于画家的含义需要有准确的认识,画家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概念。在我看来画家中间至少有美术工作者、艺术家和艺术大师三个不同的层次,这三者之间要作明确的区别和分界。否则,现在自封为“艺术大师”的画家随处可见,不比招摇撞骗的江湖郎中少,你如稍不小心就会受骗上当,多交许多学费。这些人的做法严重阻碍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还有,工业美术与艺术之间也同样有很大的区别。工艺品就是工艺品,匠气浓重,艺术品就是艺术品,是精神和技巧的完美结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需要专家把关,做你的艺术品鉴定顾问,多听听他们的意见。他会使你少花许多冤枉钱,少走许多弯路。实际上,有一个好的艺术顾问,等于是从一开始就在你的艺术品收藏投资过程为你赚下不少钱呢。
关于字画鉴定
    对于中国字画,特别是近现代字画的鉴定,我长期以来经过许多实践和反复,有以下体会:
    首先,字画鉴定,或者说鉴定本身是意见非常专门精深的学问,鉴定家这一职业也是一个非常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理应拥有非常崇高的职业道德,来不得半点虚假。同时,任何别的行业的人都无法代替。一个鉴定家的培养和成熟并不容易,他需要有美术专业的训练,历史知识的训练和市场实践的经验,还需要有睿智的理性判断思维。
    画家的家属、朋友和学生对画家的作品的认识是有的,有时也可能是某些作品创作时的目击者,或者有时是画家某一创作时期的作品的重要见证人。但画家家属和朋友对画家作品的鉴定只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他们不能代表鉴定家说话。因为他们对画家作品的认识从鉴定的角度看永远是片面的,局限的,有时甚至是感情用事的。
    画家的学生或其他画家,包括某些有相当知名度的画家,对作品的风格判定和认识是有的,但不能依此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因为,画家的眼光往往从美术创作的风格角度看待作品,实际上这个角度对鉴别作品的真伪是很浅的。如果,光听画家的去买字画,那肯定会走许多弯路,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近现代名家字画上面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后来画家的题跋,其实这些题跋对鉴定画作真伪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有时反而是提供“伪证”
书画收藏的路子
    书画收藏,历来是中国收藏的传统大项。今天我们谈论书画收藏,则不仅要包括中国传统的书法、国画、壁画,还应当包括来自西洋然后中西结合的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玻璃画等。如何收藏书画?在这里,介绍几种收藏书画的路子。
第一条路子,高举竞投牌。
    就是通过各种拍卖会去收藏各种名贵字画,最高档最名贵的书画作品,最后多数会在拍卖会上出现。但选择这条路子,必须资金雄厚,如果你准备拿一千万到一个亿来进行书画投资,或者你是某个财大气粗收藏机构的代表,你可以选择这条路子。选择这条路子的好处有五:
    第一,藏品的真实性有比较大的把握。特别是那些著名的有着良好信誉的拍卖行,他们有许多专家掌眼把关,一般的情况下,他们不大容易出错,真伪的问题相对不是很大。另外,由于是资深的拍卖行,他们要顾及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明知是假的东西相信他们不敢拿出来卖。
    第二,价格可能会偏高,但相对合理。这是由拍卖的性质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一件拍品,不管其成交价多高,都是市场认可的结果,只不过你所接受的价格比别人略高一点而已。文物古董无定价,市场认可就是定价。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你不用担心被别人宰了。
    第三,拍卖实际上是一次立此存照。拍卖会是公开进行的,拍卖时许多记者在场,媒体公开报道,摄像、摄影机的镜头对着你,还有政府公证人员在场。若干年后,谁也别想否认这件事实。即使你买的是件假货,若干年后,这间拍卖行还得承认你的这件是真的,他还得帮你把它拍卖出去。
    第四,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收藏到众多的精品。这条其实很重要。比如说,你看好了某位画家,他过去被人们冷落,你决心趁人们尚未醒觉的时候,快刀斩乱麻,等到别人明白过来时,你已经收藏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拍卖会一般都集中在春秋两季进行,给了你实施这种战术的大好机会。战役结束后,全国哗然,这个画家的画价一下子上去了,你的藏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增值了。
    第五,不一定是好处,还可能是坏处。在高举竞投牌的时候,全场的镜头对着你,全场的人都在看着你,拍卖师向你投来嘉许的目光,竞投对手向你投来认输的眼神,邻座的大款向你投来羡慕的眼色,漂亮的礼仪小姐给你投来多情的一瞥。我相信你此时已经飘飘欲仙了。这种快意的感受相信你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当然这种感受,是在你付出了大笔投资资金后获得的。对别人来说,这可能是坏事,但对你则未必,因为你既然能够拿出几千万元来投资书画,你已经不缺钱,你需要的,你缺乏的,不就是这种感受吗?

到拍卖行竞投,有好处,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你买来的书画未必一定是真品。拍卖行虽然有专家把关掌眼,但专家也是人,是人就免不了出错,世界上没有从不出错的专家。一些著名的拍卖行,他们请的都是全国一流的鉴定专家,有些拍卖行的职业道德很好,只要有其中一个专家提出疑问,拍卖行就把拍品撤下来。但仍然会有错。所以,我永远也不能保证你买的是真品。其实拍卖行也不保证你从他们那里买的是真品,你只要研究拍卖规则就能发现问题。
    第二,小心拍卖行搞鬼。中国的拍卖行,一哄而起,良莠不齐,有的拍卖行,素质很低,甚至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控制。我见过不止一家拍卖行拍卖书画,展出几百幅,竟然没有一幅是真的!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傅抱石,几乎所有如雷贯耳的名家都有,标价一二百元,你说是真的吗?控告拍卖行出售赝品的官司时有所闻,有的还闹得沸沸扬扬。也确实有些无良拍卖行,把自己的藏品拿来拍卖,明知是假的,在利益驱动下,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有的拍卖行,专家水平太低,有的本来就是江湖骗子,真的当假的,假的却当真的卖给你。
    第三,小心有人从中作秀。拍卖行或者卖家,知道你势在必得,就通过“托儿”,跟你抬价,明明你几十万能买到的,他跟你抬到几百万,让你花冤枉钱。如果你用来投资书画的几千万是你一手一脚挣来的,相信你会很容易应付这种情况,你既然有能力在奸诈凶险的商海中得胜回朝,你同样有能力击败你的对手。不过,从此你的收藏信心会受到打击,你能否在这条路子上继续走下去是个问题。

第二条路子,举办笔会。
    通过举办笔会,邀请众多著名的书画家聚集一堂,挥毫泼墨,留下的作品归你收藏。这种方法已经有不少收藏家在运用,且收到了不俗的效果。如果你准备花费几百万元来投资书画,这条路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的好处是:
    第一,你收藏到的所有书画作品都是真迹,你不用担心赝品的困扰。只要你邀请到的书画家越有名气和地位,你的笔会就越成功,当然,你的花费也就越大,它们是成正比的。
    第二,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藏到最多的书画家的作品。你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条路子,对那些商务或公务繁忙的收藏家或收藏机构特别适合。
    第三,你有充分的机会“立此存照”。你可以和所有参加笔会的书画家留影合照,你可以用摄影机、照相机拍下所有书画家的绘画过程,这些资料,将是你藏品真迹的证明材料,即使一百年后,也没有人敢对你的藏品的真伪说三道四。
    第四,你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媒体报道,甚至会后结集出版、巡回展览的方式,增大笔会的社会效应。你笔会的影响越大,知道这个笔会的人越多,你的收藏就越有价值。
    第五,你可以通过笔会结识许多著名书画家。你有机会和他们发展友谊,对其中你认为需要重点收藏的书画家,可以在今后重点攻关。

这条路子也有不足:
    第一,最顶级的那几个大名家,一般你请不到。比如说,现在在世的吴冠中,它的作品,每幅都卖几十上百万,你就很难请得动,我记忆中,也没有见过吴冠中参加此类笔会的消息。
    第二,这种路子,只能收藏到在世名家的书画作品。已经去世的名家,你收不到,在世的走不动的书画家,你也收不到。
    第三,不容易收到精品。临场挥毫,有时会出精品,但不会有力作,多数情形下是平庸之作,甚至应酬之作。走这条路子要注意几点:第一,你邀请的对象一定要是有潜力的名家。千万不要请那些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第二,你要选准笔会的名头。这很重要,名头不仅决定你的开支大小,而且决定书画家的创作积极性。比如说,迎香港回归笔会、迎澳门回归笔会,这些名头就很好,在这种名头下,书画家的积极性会很高,而且不会过分计较报酬。

第三条路子,登门求画。
    就是按照事先列好的名单,上门拜访书画家,向他们买画。这条路子的好处有五。
    第一,你买的肯定是真迹。而且不是应酬之作,甚至你能买到画家的力作和精品。
    第二,你所花费的价钱会比较适中。比拍卖行竞投要低,比画廊的价格或低或高,但不会相差太大。
    第三,因为在画家的家中购买,对书画你将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能买到你最喜欢的作品,或者市面上不易见到的题材。
    第四,你可以“立此存照”。和画家、画家的家人以及你收藏的作品,合影留念。
    第五,一回生,二回熟,你可以藉此和书画家、书画家的家人建立友谊和联系。当你再次上门求画时,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条路子适合有一定资金、交际活动能力比较强,而且有大量时间的收藏家。

走这条路要注意几点:
    一是对价格的期望不能太高。许多人以为在书画家的家里,价格会便宜很多,这是错误的理解,有时甚至比画廊还贵,对此你要作好思想准备;
    二是最好不要带太太、女秘书、女朋友去。特别是长得漂亮的,更不要带去,如果你本人是漂亮女人,那就没办法变通了,你感谢父母的遗传基因吧。因为在书画家家里,往往是夫人说了算,你带漂亮女人去,书画家的太太肯定不欢迎。如果书画家是单身,那就相反了,你不妨多带几个去;
    三是一定要与书画家见面。要选择书画家在家的时间去,而且一定要记住“立此存照”。

第四条路子,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恐怕不恰当,但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请书画家到你家,或者到某个旅游胜地做客,好好玩一段时间,画一段时间。这条路子的好处有三。
    第一,你安排处置得好的话,你往往能得到书画家的力作或大幅作品,特别是大幅作品,在画廊,在拍卖行,甚至在书画家的家里,都不容易见到。
    第二,在一段时间内,你和书画家朝夕相处,对书画家肯定会有更多的了解,友谊能很快地增进,这对你的收藏,以及你对他的书画作品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有大量的机会给你“立此存照”,多拍一点照片,特别是书画家创作过程的照片,你那么多钱都花了,不在乎几筒胶卷。
    第四,你的收藏成本,会远远低于拍卖行,也会低于画廊,低于画家家里。

走这条路子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要求质量,不要要求数量,要尽量安排画家画大幅作品甚至巨幅作品,哪怕一次只画一幅也行。
    二是要选准书画家,如果水平一般,你就得不偿失了,你损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有宝贵的时间。
    三是在整个过程中,你始终要把书画家的游玩、休息、娱乐放在第一位,不要老让书画家创作,更不能让书画家产生“瓮中之鳖”的感觉。
    四是最后核算一下成本,如果成本太低,你千万不要高兴,而应当自省,在临走时主动增加书画家的报酬。

第五条路子,识玉于璞,或曰伯乐相马。
    就是在书画家尚未出名,人们还认识不到其价值的时候,你慧眼识英雄,以很低的价格,大量收藏其作品。这条路子的优势有六点。
    第一,这是真正的收藏之道。收藏的意义在于发现,一个伟大的书画家,因为没人收藏其作品而默默无闻,最后作品散失殆尽,却因你的收藏而流芳百世,当然有意义,有贡献。
    第二,你收到的不仅是真迹,而且是精品力作。因为在你之前,没有人欣赏他的作品,现在竟然遇到知音,书画家欣喜都来不及,还会用平庸之作来搪塞你吗?
    第三,你以最低的成本,买到了最具升值潜力的原始股。这种情况放到其他的收藏品上,就叫捡漏,在书画收藏上,因为你对着的是书画家本人,所以不能叫捡漏,只能叫“识玉于璞”或者叫“伯乐相马”。
    第四,一个收藏家,能发现一两匹“千里马”。一辈子都能享受到“识玉于璞”的成功乐趣,都能享受到“伯乐相马”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使自己的收藏心态永远处于优越的位置上。
    第五,这是书画收藏的最大成功。你能“识玉于璞”,说明你对书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你对书画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鉴别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应当感到安慰。
    第六,你的运气和机遇很好。具有“识玉于璞”能力的人毕竟很多,但不一定都能遇到千里马。默默无闻的书画家最后成名,并不是靠你的“识玉于璞”,也不是靠你的收藏和推荐,而是靠他作品的真正实力为大家所公认。你真正值得骄傲的,是机遇对你的垂青和厚爱。

走这条路子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提高你的艺术欣赏水平。否则,你买回来的,很可能不是璞玉,而是一堆废纸,一堆垃圾。
    二是要尊重艺术家。不能以伯乐和恩人自居,你既然认为自己“识玉于璞”,你就要把这位书画家当作大师对待。书画家由于长期不受重视,思想行为难免放不开,要注意激发出他的大师本质和大师风范。
    三是在金钱上不能小气。要倾囊相助,如果你能力有限,那是另一回事,书画家也会体谅你的。
    四是藏品千万不要随便出手。特别是不能与书画家争夺市场和顾客,书画家生活已经大大改善时,那又另当别论。书画家去世几年之后,才是你考虑出手的时机。
    五是要想方设法使书画家长寿。他的寿命越长,艺术成就会越大,其作品价值会越高,他如果病了,你要把最好的药物寄去。
    六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宣传这个书画家。宣传这匹“千里马”,实际上你也是在宣传自己的藏品,在抬高自己藏品的价值。

第六条路子,互通有无。
    就是从收藏家手中买画,或者互相交换。这条路子的好处很多。
    第一,收藏家手中的书画藏品,很多是没有装裱的,有利于保存。
    第二,收藏家手中的书画藏品,真品的成分很大,赝品的成分较小。起码,他已经为你把了第一道关。
    第三,收藏家一般都是讲信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事后如果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假的,多数都能退货。比在拍卖行、画廊买画的风险绝对要小。
    第四,收藏家一般都了解市场价格,不会漫天要价,而且由于他过去进价低,最后的成交价肯定会比拍卖行、画廊,甚至书画家本人那里都低。
    第五,每一个收藏家都有许多收藏的经验和教训,在与收藏家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如果交了朋友的话,你能学到不少东西,增进不少知识。

走这条路子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注意判断收藏家的为人。应当说,收藏家多数是好人,但也有奸猾之徒,对后一种人,一经确认,永远都不要与他来往。
    二是不要与收藏家在价格上纠缠太多。收藏家一般都掌握行情,他开的价格不会离谱,你千万不能像在画廊买赝品一样拼命杀价,否则可能一下子就谈崩了。
    三是买画之余,要注意向他学习。要多问,学问学问就是又学又问,有时候,收藏家几句话,你就是交几十万元的学费也未必体会得到,只有虚心,你才能少交学费,最后成为大收藏家和大鉴定家。
    四是要对收藏家作个别分析。掌握他们的收藏特点,购买他们收藏数量相对多的藏品,这样就比较容易成功,且价格也会比较理想。收藏家自己只有一件的名家之作,他肯定舍不得低价转让给你。

第七条路子,向经纪人买画。
    凡大名家,多数都有经纪人,随着书画市场的健全和发展,经纪人和经纪公司会越来越普遍。从经纪人或经纪公司那里买画,将成为收藏书画的一条重要路子。这条路子的好处有:
    第一,一般来说,经纪人所经营的书画都是真品。收藏家从经纪人或经纪公司那里购买书画作品一般可以放心,因为经纪人和其经纪的书画家一般签有合同或协议,这些合同或协议受法律的约束。即使购买的书画事后被证明是赝品,仍然可循法律的途径得到赔偿。这比从拍卖行购买还要可靠,拍卖行并不保证它拍卖的东西是真品,事后如果发现是赝品,你也未必能循法律途径得到解决。经纪人则不同,他必须保证所经纪的书画是真品,如系赝品,收藏家必定胜诉。
    第二,有选择的余地。一个经纪人往往经纪多名书画家的作品,你可以从中进行选择,对某些你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书画家作重点收藏。也可以采取撒网捕鱼、广种薄收的方法兼收并蓄。
    第三,许多经纪人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他们交朋友,向他们学习,能使你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第四,某些经纪人眼光独特。善于发现被埋没的艺术天才,他们经纪的书画可能就是原始股。收藏到这些书画作品,将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藏乐趣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走这条路子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小心骗子。现今社会无奇不有,利之所在,就有人铤而走险。冒充名家书画经纪人兜售赝品的宵小之徒时有出现。收藏家必须分外小心,名家书画价值高,一旦上当受骗,就会损失惨重。
    二要注意选择诚实可信、艺术素养高的经纪人作为自己的进货渠道。对经纪人和其经纪的书画家最好进行多方面的验证。
    三要处理好从画廊买画的问题。有些画廊经纪书画家作品,收藏家收藏书画,不能排除从画廊购画的可能。画廊良莠不齐,有声誉卓著的画廊,如荣宝斋等,也有摊档式的野鸡画廊。因此,你一定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大画廊作为你的进货来源。
    四不要在小画廊里买名家作品。更不要指望在画廊捡漏。
    五不要把在画廊购画作为自己惟一的收藏路子。可以选择上面所讲的一些路子作为补充。

    以上介绍的,是收藏书画的七条路子。路子绝对不止七条,可以说千千万万,你也可以独创出全新的书画收藏之路。形势在不断地变化,所有的收藏路子都是适应形势而存在而发展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千千万万书画收藏之道,目的只有一个:收藏到更多更好的书画作品。